今日人物|徐志摩
徐志摩
1897年—1931年
原名徐章垿,字槱森,留学时改名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人物生平
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同年,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进经济系。
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
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26年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教授。
1930年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搭乘“济南号”邮政飞机北上,途中因大雾弥漫,飞机触山,不幸罹难。
今日故事
《徐志摩全集》的出版之路
自徐志摩先生1931年罹难后,其亲友和学界便开始了对徐志摩生前作品的搜集、整理工作。近百年间,有数版《徐志摩全集》问世。
陆小曼在徐志摩罹难之后,很快编起了一套8卷本的“徐志摩全集”,称“志摩全集”,并由赵家璧牵线,计划在良友图书出版公司出版。1936年10月,胡适听说陆小曼要出版徐志摩的全集时提出建议:徐志摩的全集还是应该在商务印书馆出版。
在胡适的提议下,陆小曼和当时商务印书馆的总编辑王云五迅速达成一致,签订了合同,并由商务印书馆提前支付了一笔稿酬。可惜,由于此后国内的战乱和复杂局势,商务印书馆不得不搁置下《志摩全集》的出版工作。在此期间,也只有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出版了6卷本的《徐志摩全集》。而陆小曼当年编纂的《志摩全集》,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历经曲折在香港出版。
201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版全10卷《徐志摩全集》当中,增订了百余篇未收录于任何已版《徐志摩全集》的徐志摩佚文、佚诗、佚简;因此,将原本的八卷本,增排为了10卷本,并附有数十张珍贵资料图片。
片段欣赏
我躯体无限的长大,脚下的山峦比例我的身量,只是一块拳石;
这巨人披着散发,长发在风里像一面墨色的大旗,飒飒的在飘荡。
这巨人竖立在大地的顶尖上,仰面向着东方,平拓着一双长臂,在盼望,在迎接,在催促,在默默的叫唤;
在崇拜,在祈祷,在流泪——在流久慕未见而将见悲喜交互的热泪……
这泪不是空流的,这默祷不是不生显应的。
巨人的手,指向着东方……
馆员随笔
徐志摩是主张艺术的诗。他深崇闻一多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而尤重音乐美。他甚至说:“明白了诗的生命是在它的内在的音节(Internal rhythm)的道理,我们才能领会到诗的真的趣味;不论思想怎样高尚,情绪怎样热烈,你得拿来彻底的‘音乐化’(那就是诗化),才能取得诗的认识。“
馆员碎碎念:2020年伊始,我们以“历史上的今天”为切入点,为大家推荐相关书籍。如果大家有更好的书籍推荐,欢迎留言告诉我们。您的意见将会成为其他读者的阅读指引,也将被纳入图书馆采购参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