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研工部:牢记“国之大者” 培育“时代新人”

来源:党委研工部发布时间:2024-04-02浏览次数:46

五年来,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探索新时代高质量内涵式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引导广大研究生乘有为之风扶摇而上,怀逸兴壮志躬身入局,矢志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高举旗帜,激活理想信念“源动力”

学校遵循研究生培养规律和思政教育规律,打造具有研究生特点的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全新策划“理论正当午”研究生思想引领工程,创设“理论正当午”研究生思享会、研究生先锋宣讲团、“红色锤炼”社会实践等思政工作品牌,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不断提升研究生理想信念水平,教育引导广大研究生听党话、跟党走。项目于2021年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

党建引领,强根铸魂。学校充分发挥党建育人龙头作用,着力构建“党建好声音”研究生党员教育培训体系,学校党委书记每年坚持为研究生新生党员上好“开学第一课”,邀请专家学者开设系列党课培训,为研究生党员“扣好第一颗扣子”,固本培元、凝心铸魂。全新打造研究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案例大赛、研究生十佳主题党日活动评选等工作品牌,用青春视角演绎研究生党支部的组织生活,让理论学习“可以演、可以看、可以做、可以实践”,涌现出百余项主题好、形式好、效果好的组织生活案例,研究生党建工作提质增效。五年来,研究生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项、入选“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项、入选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2项。研究生党员入选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3人,入选“浙江省研究生党员标兵”培育5人,获评“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1人。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学校以“理论正当午”理论宣讲工作品牌为抓手,应时、应景、应人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全面打造“理论正当午”研究生思享会工作品牌。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背景下,邀请二十大代表陈望慧深入解读会议精神,畅谈脱贫攻坚新成就;全国两会闭幕后,研究生代表走进“江南红巷”-小营巷聆听全国人大代表曹琛解读共富密码,体会城市社区治理新气象;杭州亚运会成功举办之际,亚运会艺术总监宋建明为研究生讲述亚运会“背后的故事”,感受东方美学新风尚。此外,还有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青年科学家等先锋人物、理论专家走进校园开展专题分享120余场,引领研究生在理论学习中汲取奋进力量。

研说新语,析薪破理。五年来,学校坚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让青年讲给青年听”,着力打造省内首支研究生理论宣讲队伍--浙江工业大学“研究生先锋宣讲团”,深入构建分众化、体系化、互动化理论宣讲新模式,推动理论武装更具感染力。省第十五次党代会代表、博士生宣讲员李亚飞下工厂、进车间开展党代会精神宣讲,讲好科研助力“卡脖子”技术攻关故事;研究生宣讲员陈佳晨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宣讲员面向全国大学生开展联合宣讲,讲好西部教育扶贫新青年故事;省“八八战略”博士生宣讲团成员潘州鑫深入乡镇开展蹲点式调研,讲好浙江精彩蝶变故事。五年间,选拔培养宣讲员150余名,推出系列宣讲课程170余门,听众辐射超10万人,获评浙江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1项,校级以上各类荣誉奖项10余项,研究生宣讲员们用青年话语奏响理论宣讲时代强音。

党委书记蔡袁强讲授专题党课

研究生“党建好声音”

“理论正当午”研究生思享会

研究生先锋宣讲团

研究生组织生活案例大赛


聚焦发展,激活科研创新“强引擎”

发现创新潜质、塑造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要义。五年来,学校始终围绕习“两个基地”重要办学指示,将科研创新能力提升作为研究生人才培养的生命线,不断优化体制机制建设,创新教育方法和手段,积极营造良好科研氛围。

谋篇布局,凝聚共识开新局。学校组织召开学校研究生教育会议,开展“研究生教育改革研讨会”,推进出台《浙江工业大学全面推进新时代卓越研究生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实施“十大行动”、建立“四大体系”,奋力推进国内一流的新时代卓越研究生教育体系建设,着力构建科教协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产教融合育人机制体制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等,加快培养服务党和国家战略需要的高层次人才。

完善体系,创新赋能促发展。五年来,学校以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目标,不断优化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深入推进“3+X”研究生学术创新计划,邀请院士、专家学者开展“溯采讲坛”“硕博论坛”“祝融论坛”等各类学术讲座800余场,构建起多层次、跨学科学术交流平台。以重点科技创新赛事为牵引,以赛促进、以赛促学、以赛促创,完善研究生“2+X”的竞赛培养体系,积极组织参与“挑战杯”“互联网+”、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赛事,五年来研究生获评国家级以上创新创业奖项50余项,省级以上竞赛获奖470余项,获奖学生人数2700余人次,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全面提升。

激活动能,营造氛围促共进。学校充分发挥高品位校园文化活动的聚力引领作用,提升研究生科研创新意识,积极营造勤勉为学、严谨治学的良好氛围,评选产生51位研究生“十佳学术之星”,形成《溯采先锋——研究生优秀学子事迹选编》,充分展现研究生勇攀学术高峰风采,彰显科创育人成效。深化导学协同,构建高质量导学思政工作体系,制订《浙江工业大学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实施细则》,选育21项校级示范性“研学空间”,不断拓展导学育人阵地。评选产生40位“我心目中的好导师”,原创《耕耘者》《爱国者》《传承者》系列“导学思政第一课”,营造教书育人、立德树人良好氛围,以和谐导学关系凝聚师生共进文化。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着力打造研究生“溯采节”校园文化品牌,百余场高质量校园文化活动,不断激发广大研究生健康生活、快乐科研的内在动力。

溯采节晚会-主题朗诵《青春回信》


提质服务,注入成才发展“强心剂”

围绕学生、关注学生、服务学生。五年来,学校坚持高质量构建研究生成长发展支持体系,锚定需要、精准发力,助力学生走好成才之路。

躬耕实践,育才有平台。实践出真知,学校坚持实践育人导向,引导研究生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基层一线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五年来,五百余支研究生实践团队、万余名研究生扎根祖国沃土躬身实践,走进西部地区、扎根田间地头,广大研究生在了解国情、感知社情、体察民情中不断提升发现真问题、解决大难题、定义新命题的实践创新能力。研究生实践故事连续四年受到《中国研究生》杂志报道。

关爱成长,育才有深度。学校结合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新形势、新特点,以“提升每一位研究生心理素质”为核心理念,设计“一二三四”课堂贯通的心理教育体系,构建富有即时性、针对性、有效性、实践性的研究生心理育人品牌矩阵,实现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新生入学前夕,“研说心语”研究生成长公开课程如约而至,让新生更快融入科研学习生活;学习之余,上千场咨询团辅、百余场“为心赋能”系列专题讲座为广大研究生解难纾困,树立积极心态,以更昂扬的精神状态投入科研报国的伟大征途。

全力保障,育才有温度。学校坚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构建发展型、体系化、精准化资助育人工作体系。坚持五育并举,对标国内一流研究生管理,立足学生成长发展需要,修订完成《浙江工业大学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浙江工业大学研究生奖助学金管理办法》等12项管理文件,工作制度不断健全,资助育人体系不断完善,资助保障水平稳步提升。为尽可能减少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对学生的影响,学校开通线上“一站式”临时困补申请平台,申领认证流程更加简便快捷,第一时间将暖心关爱送达受灾学生。信息化赋能研究生资助工作,通过大数据建模推演,做好“精准资助”和“隐形资助”工作,将无微不至的关怀以更温情的方式传递。

研究生“红色锤炼”实践团


聚力成势,打好就业育人“组合拳”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学校始终坚持将就业育人贯穿高质量人才培养全过程,教育引导广大研究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培育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大志向、大情怀,全力构建研究生高质量就业工作体系。

立足需要,提升就业竞争力。学校坚持以学生成长需求为导向,以就业促发展全面整合就业育人,升级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体系,着力构建校院联动、校企互动的就业育人模式。着力打造“研究生ZJUTER会客厅”“研究生名企零距离”“成就未来”研究生就业指导服务季等就业育人工作矩阵,开设省内首个研究生就业指导课程,累计开展各类咨询指导服务万余场,将研究生就业育人服务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研究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公选课》入选省“十四五”研究生教改项目立项,研究生就业率连续16年超96%,位居全省前列。近五年,研究生入职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数位居省属高校第一。

守正创新,强化就业保障力。强化开源拓岗,抓好岗位供给。扎实做好“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五年来累计走访重点用人单位500余家,开展各类就业专场活动1000余场。深入做好就业形势研判,不断升级就业服务水平。完善就业困难学生“一人一档一策”工作机制,构建就业工作动态监测体系,加强就业困难群体精准帮扶。开发云端“数字就业生态系统”,打造研究生形象设计、求职面试指导、胶囊面试间等便捷式就业服务,推进就业工作精细化、精准化。

明目扩胸,提升就业驱动力。聚焦“四个面向”,服务区域发展。学校重点围绕“国防科技、重要科研平台、国家重大发展区域、国企央企、国家选调生、中西部省份和浙江山区26县”等重点领域系统布局,制订分学科就业工作战略规划,提升学科优势与高质量就业精准衔接,打造“青春赴基层·奋进正当时”研究生高层次人才推荐与就业促进系列活动品牌,与省内外20个县、市区洽谈合作,共建高层次人才引进基地,提供人才引进岗位5300余个,选派200余名优秀研究生赴德清县、杭州市上城区等开展挂职锻炼,为推动毕业研究生赴地方与国家基层、重点单位就业和服务国家高质量就业战略发挥重要作用,切实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青春赴基层”上城区专场


这是步履铿锵的五年,这是硕果累累的五年,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站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坐标上,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初心不改、重任在肩,将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谱写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崭新篇章,交出一份更加优异的工大“答卷”!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潮王路18号 | 邮编 310014
版权所有 © 浙江工业大学 | 浙ICP备06055204号-1 |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2621号
Baidu
map